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机械工程学院赴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心开展前沿技术实践教学

发布者:邓士豪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和教育合作融通43日,机械工程学院王静教授带领140余名硕士研究生赴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心开展前沿技术实践教学。本次实践教学作为《机械工程领域专业(行业)前沿进展》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沉浸式技术观摩、与行业专家互动等环节,有效促进了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助力学生构建 "理论-实践-创新"的立体化知识体系。

在三菱电机技术专家的引导下,师生团队系统参观了技术展区。AI 与数字化制造展区团队深度体验三菱电机自主研发的 MELSEC MX 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多核处理器架构,集成运动控制、视觉检测和边缘计算功能,可实现 128 轴同步控制,响应速度达 1.2ms。学生现场操作其数字孪生系统,通过虚拟调试优化产线布局,直观感受 "数字主线" 技术对生产效率提升的革命性作用。

在智能机器人技术展区,团队重点观摩 TOKUFASTbot 高速机器人。其 0.305 秒还原三阶魔方的世界纪录级表现,背后是三菱电机独创的 AI 色彩识别算法与纳米级运动控制技术。在五轴联动机械臂工作站,学生通过力控编程实现柔性装配,系统学习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轨迹优化方法。

在超高速激光加工实验室,团队参观全球领先的 PCB 超高速精密打孔设备。该设备采用三菱电机自主研发的光纤激光器,加工速度达 200 / 秒,孔径精度 ±2μm。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激光加工参数智能优化系统,学生通过热变形仿真软件分析加工质量影响因素。

通过 FactoryIO 仿真平台,学生参与 "虚拟工厂" 建设全流程,从设备建模、物流规划到能耗优化,系统掌握 MES(制造执行系统)与 ERP(企业资源计划)的集成应用。技术专家特别介绍了三菱电机独创的 "数字孪生 - 物理实体" 闭环优化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李明"TOKUFASTbot 的运动控制算法让我深受启发,其轨迹规划中的前瞻控制技术与我正在研究的无人机路径优化课题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生张萌"数字化工厂的仿真优化流程颠覆了我的传统认知,这种 ' 虚拟验证 - 实体优化 ' 的模式将成为我毕业设计的重要方法论。"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三菱电机的前沿技术场景,同学们深刻理解到智能制造的本质是知识驱动的制造系统重构 。机械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为同学们搭建技术认知 - 工程实践 - 创新孵化的全周期培养平台。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中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课堂外的知识视野,更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活动得到了三菱公司的高度认可,这不仅体现了师生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