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华大学建校7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书育人东华“好老师”和“大先生”。他们在教书育人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为传承和发扬东华精神,讲好老一辈东华人的奋斗故事,退休党委联合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暨老教授协会,推出“锦绣东华,春华秋实”系列老教师个人回忆文集。
我1954年从华东纺织工学院机械系留校任教。我很幸运,第一个幸运,分配在机械原理教研组,有两个教授一个讲师指导、帮助;第二个幸运,据调查,当时全国机械原理教授只有四个,我们学校就占了两个,机械系力量非常强。老系主任周承佑教授是个教育家,凡是好的教师,他不惜三顾茅庐也要请过来。游来官教授是我的指导教师。他是国内本土培养的中年教授。他教学认真,教书有重点,深入浅出,深受同学欢迎。身处这样一个环境,又有周老师、游老师作为我的启蒙老师,我的初心就是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刚进教研组时,我曾代替周承佑教授上课。为了做好这件事,我不仅会去听游教授和周教授的课,晚上还参加辅导,批改作业,并对前几章老师讲的内容做总结。然后根据讲授内容,给同学们讲典型例题,再结合他们的练习批改情况进行总结。担任助教的一两年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基本上能够站稳了讲台。
当时教研组使用新的前苏联教材,每星期在教研组内讨论教材以及用到的基础和理论,由游教授主持,一般主要通过听课、辅导、习题课、总结、试讲来开展教学,上大班课,同学们比较欢迎。知道自己底子薄,我会积极旁听教得好、资历较深的中年教师的课。另外,也会向相关专业课程的任课老师学习,找纺织系教师查看机械原理应用方面的专业书籍,看有哪些可以应用到授课中,并问清楚关键要点。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后,上课就有的放矢,生动活泼了。
每一次上课我都要写讲稿,青年教师时是每一句话都写,之后就写提纲了,把思路理清楚。我的备课窍门在于备好两小时内容后,再用五分钟时间自答这两小时的主要内容。另外,我讲课前两三分钟要总结以前讲过的内容,比如一些矛盾难点,再探讨新问题。下课前,我会做简单小结,并请同学们预习下节课内容。此外,每次讲课,我都是一部分依据教材,一部分超越教材。这样同学就不好漏听,容易集中注意力。这也是讲课的艺术。
在华纺,我教过各种类型的班级,其中包括本科班、劳模班、老干部班、留学生班等。待到学生毕业二三十年甚至有的到五十年,有同学说对我印象深刻,或是我的讲授对他工作有些帮助,这个时候我内心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受学生欢迎的老师。1989年我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58年,当我还在清华大学进修时,经过调查研究以及学校和自己的情况,决定经过十年,甚至于更长时间,将自己的教学及科研经验写成一本书,可以让后人从中学习。也正从此时,我对自己的要求更进了一步,要出专著或者教材。
1968年,为筹备工农兵大学生招生,我从机械系调入纺织系,一干就是十年。我虚心向工厂师傅学习,与他们一起生产、一起生活,从调查纺织行业中的精梳机、织机、浆纱机与经编机等比较复杂的纺织机械入手,用机构学的理论去直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我在储备了大量知识和经验后,正式开始写书,但在那个年代,出版一本书着实难比登天。
但是,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说:“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学校提倡开选修课又为我打开了一扇门,借此机会,我写出了《应用机构学》,将应用机械原理与实际结合的同时,按照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要求完成编写。选修课开始后,反映良好,不仅学生兴趣高昂,不少外校教师也纷纷购买这本书。
1981年,机械行业发展,引进先进设备,急需消化改进,又苦于没有创新。基于《应用机构学》的影响,上海的《机械制造》杂志在学校范宝江教授联系下,邀请我撰写关于机械机构创新设计类文章,经与主编商量,敲定12个题目,每月刊登发表一篇,一年内连发12篇文章。也正因此,我的影响从华纺推向上海,再一步步走向全国,正式收到了出版社的邀请。
1982年纺织部教育司副司长沈帆到学校调研,两次找到我。第一次,将书拿到北京请专家鉴定,不到两个月,再次见我,明确表达了出版意愿及难处:基于天津纺织工学院唐之伟老师也要出版一本,给出了二者增益合作出版或二选一两个方案。我认为,两本书可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干脆地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1984年大年初四,我匆匆赶去北京,惊奇发现合作伙伴竟然是自己的学兄,十分亲切。这也让两人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一个星期就完成相关工作,书名定为《机构分析与设计》。
我深知教材对于教学育人的重要性,强调做到“三结合”,即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三结合”的产物,《机构分析与设计》成为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本高等机构学的研究生教材,一经出版广受好评。在1988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这本书不负众望,摘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殊荣。
作为机械工程学院基础课的任课老师,我认为,任何理论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进行发展和完善,机械原理作为机械科学与工程的科学理论,也应该转化为相应的方法论。结合自身教学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机械学科不能没有理论课、原理课,这个想法成为了我编写《机械原理》教材的突破口。在编写教材时,我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总结和发展了机械原理的研究方法,提出将当量法及其派生方法作为机械原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形成了机械原理方法论。《机械原理》一书凝结了我多年教书的心得: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两个“转化”,即教师由“教”到“授”、学生由“学”到“创”,从而启迪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1995年,《机械原理》教材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在上列著作中,我将机械原理研究的当量法应用于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其中原创的凸轮设计新方法和新方程式,四十年来仍在为社会服务,为东华增光。从1979年起,我增加指导硕士研究生工作,直至1994年退休。
回忆我的一生,母校对我的教育,领导、老师、同事等对我的帮助,很感恩。我自己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勤”。勤学、勤思、勤为,每时每刻,反复循环,做事情一定能成功。我常对同学们说,成功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转折点。我也有一个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我们学校早日建成“双一流”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注:部分材料来自于东华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