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生李麒阳获评“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来源:邓士豪发稿时间:2022-10-22浏览次数:168

我院学生李麒阳获评“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青年强,则国家强

 “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

我院李麒阳同学入选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故事

李麒阳,中共党员,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9级硕博连读研究生。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所在团队作为火炬外壳(外飘带)关键技术提供方,实现了火炬外飘带的三维自动化立体编织和自动化打磨,让火炬真正地“飞扬”起来。在此过程中,李麒阳和大家一起扎根科研一线,攻坚克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挺身而出。李麒阳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升华理论,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横向、纵向课题6项。

从科研“菜鸟”到“大神”师兄

专业兴趣点亮初心

李麒阳自小对机械产品情有独钟,当他了解到很多高端机械装备都是由国外提供核心技术制造,不禁萌生了长大后用专业知识破解机械尖端技术壁垒,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想法。

本科期间,他就专注于专业知识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积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红十字会服务队志愿活动和校内献血活动志愿者,组织开展大学生血液知识及急救知识讲座。

李麒阳(后排左一)参与红十字服务队活动

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为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019年李麒阳进入东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他所在的机械工程学院机电智能装备技术与系统团队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老师经常提醒学生:“机械专业的研究生,要在项目的工程问题中找到科学问题,坚决不能闭门造车!”这句话也让李麒阳一直铭记在心。

开学后不久,李麒阳开始参与项目,与导师进入工厂实地调研。由于没有任何实际项目经验,一开始他经常犯各种错误,在导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他逐渐进入状态,参与团队所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部分内容。经过查阅各类相关资料和多次实地考察,李麒阳与团队提出针对经编鞋面多点冲孔轨迹使用蚁群算法和Radau伪谱法进行优化,从理论上实现了冲孔轨迹的高效率规划。

李麒阳正在进行编程

第一次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给李麒阳树立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后续他又在导师的带领下,积极投身到轨道交通重要结构件的复合材料实验研究中去。由于轨道交通结构件尺寸较大,使用常规编织机及牵引装置进行编织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他与团队开发出国内首套由双机器人协同牵引装置配合大型变轨编织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了大尺寸异形结构件编织过程精度不高的痛点,保证了产品的力学性能。

李麒阳(中)与工程师讨论项目

几年过去,他已经从一个大事小事都要导师指点迷津的科研项目“菜鸟”,成长为一名师弟师妹口中带领大家游刃有余完成项目,迅速解决项目痛点、难点、关键点的“大神”师兄。实现这一转变,李麒阳坦言自己当初遇到困难时,导师的一句话使他受益匪浅:“科研工作者不能遇到一点‘硬骨头’就打退堂鼓,国家急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李麒阳深受鼓舞。他围绕高端织造装备中的“卡脖子”和短板问题,攻坚克难,开发关键技术,在三维编织装备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另外,他同课题组一道与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云路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真正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应用到各个领域。

为“飞扬”蓄力

科技助力“冰雪梦”闪耀冬奥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早在3年前,我国就确定了2022年冬奥会火炬的结构组成——轻质、高强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而如何基于这一材料完美呈现出天马行空的火炬外飘带艺术造型,是团队面临的重要课题。

李麒阳做编程计算

这是有史以来首次使用三维编织技术进行火炬制造,在长达两年多的火炬研发过程中,李麒阳及课题组不断往返于学校和工厂之间,每天破晓时分便开始工作,直到凌晨才返回住处。他从理论上推导编织过程中各重要参量的数学关系,解决生产过程中火炬大曲率、变密度、难打磨等技术难题。

历经不懈努力,李麒阳和团队成员最终完成了火炬外飘带的三维编织、固化成型、机器人打磨、1268个雪花祥云图案镭雕及智能喷涂的自动化生产线,在工业生产中立体还原冬奥火炬外壳柔美、飘逸的美感,使火炬真正“飞扬”起来!

李麒阳与火炬合影

 “星火”必将“燎原”

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

李麒阳不止忙碌于为冰雪梦插上“科技的翅膀”,还主动发挥朋辈示范引领效应,在团队老师的指导下,带领低年级同学完成复合材料编织-缠绕-拉挤成型系统、国内首套大尺寸变轨三维编织机及双机牵引系统的研发工作,铸就大国重器的坚实“基石”。

李麒阳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宣讲

作为上海大中学生党史宣讲团、学院“机械星期八”理论学习社的博士生成员,带头宣讲“大国工程背后的科技‘硬元素’”“冬奥火炬中闪耀的科学家精神”等专题,讲好科技报国、科技强国故事。

李麒阳线上科普专业知识

他还在“DT新材料”与“材视课堂”等平台开展“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产品及环形编织预成型体应用”等讲座,用通俗的语言科普高端复合材料制作过程,在线收听收看人数逾万人次。

作为青年党员、博士研究生,李麒阳将国家与民族的腾飞夙愿揣在心里,把科技报国的使命融入无悔的担当,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智能编织点亮梦想

科技报国飞扬青春

李麒阳,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