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来源:邓士豪发稿时间:2022-06-10浏览次数:1050

周勤之,男,1927年11月于上海出生,祖籍浙江上虞,195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历任上海机床厂工艺试验室主任、科研室主任、磨床研究所主任、厂部副总工程师,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磨削所所长。于2022年6月7日17点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周勤之院士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科学报国、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


图片

“几乎把上海所有夜校的课程都读遍了”

周勤之4岁时因战乱,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他成了孤儿,后被送往上虞沥海镇外祖母家,直到8岁时被祖母接回上海。祖母对他的要求十分严厉,除白天读书外,晚上还要到一前清举人家读《论语》《孟子》;寒暑假也不让他休息,需要到自家开的工厂当学徒。“一般开工厂的,往往老一辈艰苦奋斗,第二代坐享其成,第三代一败涂地。我之所以要这样严厉,是不想让你做败家子。”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周勤之对祖母的告诫依然牢记在心。

图片


“八一三”事变后,周家被迫从南市迁到租界,自家的工厂被日本人烧光之后生活堪忧。年幼的周勤之目睹侵华日军给国人带来的灾难,内心充满着愤慨和迷茫。这时他感到唯一能使自己解脱的方式就是拼命地读书。在当时“工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周勤之认为机械制造是救国的必由之路。初三时他除了白天上学外,晚上还在夜校读机械工程,为缩短学习过程,他尽可能地跳级,高中未毕业就跳入圣约翰大学读医科。他认为医术可“济世救人”。但晚上仍坚持学习机械工程。但好景不长,后因祖母病逝,工厂关闭,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只能辍学在家。 
  
图片

抗战胜利后,周勤之的舅父将工厂恢复生产。但周勤之想继续求学的愿望未得到满足,只能按舅父的意愿在工厂打工。不久,周勤之希望离开自家企业到社会上谋职,这时文凭却成了“拦路虎” 。有一次一家航空公司招聘 10 名机械师,有300 多人报名,过了半个月,公司通知周勤之面试,最后因为没有文凭落选。碰了多次壁后,他更加发奋学习,数理、外文、无线电都读,几乎把上海所有夜校的课程都读遍了。

后来交大叶蕴理教授十分同情周勤之的遭遇, 答应无偿帮他补习数学和物理,并勉励他说:“古今中外科学家,有不少大学没毕业,一样能做出成绩。只要你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将来也可以做出成绩。”叶蕴理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周勤之那时几乎熄灭的希望之火。之后,他又读了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夜校,获得一张相当于大专的毕业文凭。这也是周勤之的最高学历。

不仅要做技术上的行家里手,
也要在理论上刻苦专研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勤之去虬江机器厂(上海机床厂前身)应聘。这一次,周勤之怀揣大专文凭信心十足。面试后,时任总工程师的雷天觉看也不看周勤之的文凭就当即录用了他。吃过没有文凭苦头的周勤之感到非常奇怪,雷天觉说:“文凭有何用,主要看你今后的工作表现。”雷总的话使他感到莫大的鼓舞。

进厂后,周勤之被安排在工具车间做了一名研磨工。从那时起他把车间当成了自己成长的摇篮,当成了他研究和钻研技术的平台,在如饥似渴地向雷天觉总工程师学习技术理论的同时,不断地向老工人讨教加工技艺,不断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凭着极高的悟性,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成为厂里精加工技术领域的一个佼佼者。

“一个真正的技术人员没有理论是盲目的,没有实践也只能空谈。在新中国要做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雷天觉在周勤之成为技术上的行家里手之后鼓励他钻研理论知识。为了能够顺利阅读国外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以及和外方专家交流,周勤之自学了英、法、德、日、俄五国语言,这为他日后自行研发精密加工技术与工艺,进而成为国内静压轴承、镜面磨削、精密分度技术第一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明中国第一台“镜面磨床”

20世纪50年代,国家组织以邹家华(原国务院副总理)为团长的三人精密机床考察团去西欧考察,周勤之也是其中成员之一。当时参观工厂时,他是白天认真学,不停地做笔记,强化记忆,晚上回到住所,再根据回忆和笔记把考察的内容系统地整理出来,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才能休息。

图片

在瑞士一工厂考察时,考察团成员参观了镜面磨削机床,当时世界上只有瑞士有此尖端技术。周勤之认为,此技术是由机床、砂轮、磨削工艺三大要素组成,虽然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与此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通过自行设计和逐步摸索,应该能够解决问题。回厂后,他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镜面磨削进行攻关,在磨削机床与工艺难题解决后,再将其带回的砂轮配上进行调试,经过多次试验与攻关,终于攻克了镜面磨削技术。随后,砂轮厂也通过努力成功研制出了砂轮。就这样,中国第一台镜面磨床终于在上海机床厂诞生了,从而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镜面磨床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础工业的发展步伐。周勤之因此被评为1954年、195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和1956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出席第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图片

“当你有一个新的想法时,就得马上努力去实现它,然后再改进使之完善。”一心扑在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研究上奉献青春的周勤之,用自己聪明的智慧和精巧的双手赋予了机械和设备无限生命力。作为我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他在接长丝杆技术、双薄膜反馈双边随动阀、磁分度技术、电子全闭环磨齿机、平面智能研磨等方面均有突出研究,为精密机床的开发打下了基础。他新开发的动静压轴承在高精度外圆磨床用卡盘夹磨工作圆度<0.08微米,为当时的国际最高水平。


组织设计攻关的用电子传动的YA7232B蜗杆砂轮磨齿机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指导组织开发的金刚滚轮修正技术,获得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采用DYNASTAT动静压轴承用的MG1432B高精度外圆磨床,获得上海市优一等奖和全国机床展览会春燕奖等……周勤之一生获奖无数。

“青年要感到肩上的负担很沉,只有大家挑起来,
国家才能上去”

周勤之和机械“结缘”了一辈子。他认为,没有制造业,就没有物质财富。而每个制造业都需要制造机器的“母机”,因此,提高我国机床行业的工艺水平和效率,也成了周老的一件“心事”。掌握关键技术,不能受制于人,要培养下一代为机床强国而奋斗。周勤之怀揣着培养机械制造后备人才的愿望,2004年加盟东华大学机械学院。

图片

“青年要感到肩上的负担很沉,只有大家挑起来,国家才能上去。”博士任祉达说,导师的话不时在耳畔响起,鞭策自己不断地努力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周老一再强调,读博士不仅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基础工作,还要重要试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真正解决科研上的问题。“读博士,不能怕苦怕累,不做实验,拍拍脑袋就想结果万万不行;要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必须做实验。”周老的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董婉娇说,恩师对于试验异乎寻常地重视,规定没有实验验证结果不发表文章。

图片

加快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的相关研究,周老来东华之后念兹在兹。他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头人李蓓智等制定了学科发展计划,瞄准精密制造、快速成型等关键领域发力。在周老的推动下,该学科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2007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09年,周老与山东大学艾兴院士以及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共同开展“超高速工艺与装备”的相关基础研究,2011年获国家973项目资助。东华大学研究团队,以高速磨削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高速磨削材料绝热剪切激变行为及其去除机理,提出了脆硬材料的延性域磨削机理,相关理论和技术目前正在用于解决国产高端精密轴承寿命的关键制造工艺难题。


开展“院士每周专题系列讲座”,周老为培养年轻教师和指导教师申请课题乐此不疲。每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听课的不仅有年轻教师,还有不少教授和博导。“虽然周院士当时已是年近耄耋,但讲起课来依然声音洪亮、目光炯炯有神,讲座内容不仅涉及到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还涉及他自身科研工作经验以及精密制造方面的技术绝活。无论多么复杂的研究案例,他都能用通俗的句子娓娓道来;无论多么复杂的图形,他都能用简洁的板书勾勒出清晰逼真的专业图像,让我们受益匪浅。” 机械工程学院闫如忠副教授说。

图片

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周老他时时想着别人,尽管购房的贷款还未还清,他依然把企业院士工作站发给他的酬金全部捐献出来。2011年2月20日,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名大学生得了白血病,家境贫困,第一时间让助手戴惠良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定向捐款1万元,并嘱咐不要留名(市慈善基金会要求一定要留名,最后以“东华大学院士”的名义捐款);4月,又让戴惠良开车带他到浦东新区的一家养老院,给一名孤老(解放前他法语老师的女儿)捐助2万元;10月,用1.4万元资助一名青年教师出国学习。2012年2月又把2011年度的酬金3.8万元交给助手,作为磨削所外聘专家薪酬的补充。

从自学科技知识和五国语言,
到被唤作“待在车间的院士”
周勤之把学习当作生活方式,
把实践融入日常生活。
无论是发明中国第一台“镜面磨床”
还是研发接长丝杆技术,
抑或是研制双薄膜反馈双边随动阀,
一切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从谆谆告诫学生要“感到肩上的责任很沉”
到捐款不留姓名,
匠心育人和乐善好施
是周老的人生底色。

周院士
我们永远怀念您!